-
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
歙縣牌坊群鮑家花園景區(qū)座落于山青水秀的歙縣棠樾村內(nèi),由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鮑家花園組成。此地距古城歙縣10公里,距市府所在地屯溪27公里。棠樾為鮑
-
歙縣許村
許村,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歙縣城北20公里處,距黃山北大門70公里,千島湖175公里,是鑲嵌在黃山山脈中的一顆古樸而璀璨的明珠。1996年,許村整體申
-
呈坎景區(qū)
呈坎,原名龍溪,始建于東漢三國時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 呈坎是皖南最古老、最神秘的八卦村;一個非常特別的古村落。它是一個集自然八卦和人文八卦
-
斗山街
斗山街位于歙縣城內(nèi),因依靠斗山得名,是一處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體的旅游文化景點。建于明清時期的斗山街有典型的徽州民宅汪氏家宅、
-
古樵樓
古樵樓主要指的南樵樓,它是宮殿式三層樓閣建筑,它的下層兩側(cè)有登樓石級,中間是人行通道。通道兩壁,對稱地豎立著二十六根木柱,俗稱“二十四根通天柱”
-
深渡鎮(zhèn)
新安江畔的深渡,是黃山——千島湖黃金旅游線上安徽境內(nèi)重要的中轉(zhuǎn)站,它位于歙縣東部,屬于歙縣管轄。深渡一直是古徽州通往浙江的水上咽喉,重要的物資集
-
漁梁
漁梁是歙縣古代的水埠,可沿練江入新安江直達杭州,是歙縣古代唯一的水運之道。現(xiàn)在的漁梁老街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風(fēng)貌;街道依河而設(shè),蜿蜓曲折二華里有余
-
北岸廊橋
建于徽州歙縣北岸棉溪河上的北岸廊橋大概是徽州廊橋中造型最為別致也最為壯觀的一座,它建于清代中葉。 該廊橋系3孔石橋,長33米,寬4.7米,高6米
-
槐塘
槐塘至今仍有全徽州農(nóng)村少有的宋代建筑御書樓。它是宋理宗為表彰程元鳳而贈的“儒碩、昭光、清忠”六個大字,程元鳳特意建造的紀(jì)念性建筑。 槐塘位于歙
-
石潭村
石潭村位于歙縣霞坑鎮(zhèn)的山坳里,而且那里藏著數(shù)十個這樣的村子,石潭村只是其中之一,并且是離外界最近的一個。從石潭村越往里走,風(fēng)景越好,也越有野趣。村
-
太平橋
太平橋建于明弘治年間,為多孔巨型石拱橋的代表。它位于城西門外,所以又叫河西橋。從前它是婺源、祁門、黟縣、休寧等縣進入徽州府治歙縣的要道。今天它仍
-
竹山書院
雄村的桃花壩、桂花廳、八角亭和竹山書院,彼此映襯,蔚為壯觀,自清乾隆以來,為古歙一大勝景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 ∵@些建筑是乾隆二十年(1756年
-
紫陽橋
紫陽橋,初名“壽民橋”,位于歙縣城東南漁梁壩下,因西近秀麗的紫陽山麓,故有現(xiàn)名。橋建于明萬歷年間,此橋為九孔石拱橋,長140米,寬10米,高14
-
豐口四面坊
位于徽城至許村公路豐口村頭路邊,建時嘉靖年(1522-1566)間。四柱三樓,平面正方形,邊長3.8米,高11米,梁和柱為花崗巖,坊和板皆紫砂巖
-
圣僧庵
圣僧庵位于歙縣七里頭村,始建于唐武德年間(618-626年),因寺僧慧明善治眼疾被人尊為圣僧,庵由此得名。后代曾多次修葺,平面變化很大。現(xiàn)建筑由
-
樟潭大樟樹
屬于“新安江四十里畫廊”的一個景點。相傳漢代張良葬于此處。樟潭古樟,樹齡逾千年,高26米,主干徑達10米以上,蔭地面積1850平方米。被譽為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