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龍川胡氏宗祠
龍川胡氏宗祠位于績溪縣瀛州鄉(xiāng)大坑口村南,距縣城東12公里。這里山青水秀,穹林邃壑,景物幽勝;遠(yuǎn)處山色如黛,近處水溪湍湍。蕞爾的小山村已有100
-
黃山芙蓉觀光區(qū)
-
黃山植物大觀園
黃山市屯溪區(qū)黃山植物大觀園總規(guī)劃面積2500畝,目前已完成400畝征地,建成路網(wǎng)2000米,種植苗木200畝,品種30余個(gè),其中名貴花木有龍柏、松
-
黃山第一漂
“黃山第一漂”位于徽水河流經(jīng)涇縣的最后一段,上起烏溪鄉(xiāng)姚村,下止黃村鄉(xiāng),景區(qū)全長約20公里。景區(qū)內(nèi)河道蜿蜒曲折,水流湍急,兩岸
-
棠樾牌坊群
堂樾村頭坐落著7座按“忠孝節(jié)義”順序排列的古牌坊,是明清時(shí)期牌坊建筑藝術(shù)的代表作。村、堂樾、槐塘、稠墅沿線四村是中國牌坊建筑
-
光明頂
所謂“不到光明頂,不見黃山景”;由于地勢平坦,所以這里也是黃山看日出、觀云海的最佳地點(diǎn)之一。 黃山第二高峰光明頂,海拔1860米。這里高曠開闊,日
-
排云亭
這里視野開闊,上仰西海群峰,下俯西海大峽谷,不僅是觀賞黃山巧石奇景的最佳地點(diǎn),也是觀西海日落的名勝之地。 排云亭位于飛來石以北,這里是
-
天都峰
天都峰海拔1830米,與蓮花峰、光明頂并稱為黃山三大主峰,是三峰中最險(xiǎn)峻的一座。“天都”意為“群仙所都”、“天上都會”。 據(jù)山志載,唐代島云和尚曾
-
西海大峽谷
西海大峽谷,因谷中有白云溪,又稱“白云谷”。此谷是由近旁的石柱峰、石床峰,右前方的薄刀峰、飛來石,對 面的排云亭、丹霞峰、松林
-
白鵝嶺
是觀東海云海的最佳處。云谷索道的上站就座落于此。 位于北海景區(qū)最東邊,嶺頭建有701電視塔,如嶺標(biāo)矗立山頭云霧之間。從嶺南下道有石級山道四百多階,
-
丹霞峰
可觀日落日出,此外,霞光映照的橙紅色與峰體崖壁的赭色相遇形成熱烈的呼應(yīng),霞光照映,溪水流動(dòng)。古人將它比喻為黃帝練丹的“丹鼎”。 丹霞峰為36
-
飛來石
“飛來石”底部和山峰豁然分開,似天外飛來,驚險(xiǎn)莫名。 從光明頂往西或由排云亭南行,就能見到“飛來石”。往西北小路行2公里,可至西海門排云亭。
-
翡翠池
翡翠池距芙蓉峰1公里,又稱“古油潭”。是黃山著名水景,為松谷溪上的一處天然池潭。此潭由夾岸山巖及上下兩巨石天然構(gòu)成。深約10米,長約15米,寬約
-
夢筆生花
石骨棱棱氣象殊,虬松織翠錦云鋪。天然一管生花筆,寫遍奇峰入畫圖。(清人項(xiàng)黻詩) “夢筆生花”又名筆峰,在黃山東北部、北海賓館右側(cè)散花塢內(nèi),與
-
潛口古建筑群
黃山至屯溪的沿途有“古建長廊”之稱,潛口明代民宅是其杰出代表。 離開黃山溫泉后乘車下行約60公里至紫霞峰下,便可見到,故又稱“紫霞山莊”,系
-
人字瀑
古名“飛雨來”,位于溫泉旁紫石、朱砂兩峰之間,海拔660米,一源二流,形似“人”字,而得名。又因像兩條白龍飛流直下,而有“雙龍飛瀑”之稱。因背后